在《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平定了方腊后,得到了一个官职——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这让很多人好奇,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但实际上在线股票配资查询门户,这个职称在宋江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不存在。施耐庵生活在宋江之后好几百年,可能是记错了宋代的官职。
在加入梁山之前,宋江曾是山东郓城县的第一名押司。虽然他是“第一名押司”,但他的身份始终是个吏员。吏员没有升迁的通道,等于只是个临时工,永远不可能进入官员的行列。因此,尽管宋江在押司的位置上做得再好、时间再长、能力再强,他的职位始终无法得到提升,始终是体制外的一员。正因为如此,宋江非常渴望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官员,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梦想,这也是他一直心中未解的一个结。
当时的宋代社会,许多人都渴望官职,因为当官意味着权力、地位以及财富。而宋江的办法并不多,既不能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又无法突破吏员的限制,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受招安”。实际上,宋江并不是突发奇想才选择了这条路,而是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那个年代,起义、反抗往往与“招安”挂钩,有句俚语就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展开剩余74%宋江上梁山本是一次无奈之举,但他很快开始了自己的运作,逐步培养自己的势力,逐步取代了梁山的原领袖晁盖,开始鼓吹招安。梁山的许多成员,包括曾经的心腹吴用,都倾向支持他。吴用虽然有能力,但却不可能通过科举成为官员,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并接受招安。两人因此很快联合起来,推动了梁山好汉的“招安”之事。
终于,宋江带领梁山的兄弟们成功地受了招安,许多曾经的梁山好汉都从“草寇”变成了朝廷的正式官员。虽然一些人心里依然不满,但大多数人都心满意足地接受了这个“官职”。
然而,招安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梁山的兄弟们在征战中损失惨重,尤其是在攻打方腊时,梁山失去了超过70名兄弟。虽然失去了不少战友,但剩下的人都成功获得了官职。在宋江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曾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吏,如今竟然能够成为朝廷中的一员。这个身份的转变无疑实现了宋江一生的梦想,尽管实现的方式和代价颇为曲折。
然而,宋江被封的“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这一官职,仔细分析后,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首先,武德大夫是宋徽宗时期重新设立的武官职级,属于正七品的官职,虽然在宋代是一个重要职位,但与宋江实际的贡献相比,似乎有些轻。事实上,岳飞也曾因抗金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因此宋江能被封为这个官职,确实是皇帝对他的一种恩赐。
然而,后面的“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就显得有些不合理了。安抚使这一职位自隋唐时期就有了,掌管一个地区的民政、军事等事务,但在宋代,这一职务通常是负责一“路”的高官,而不是单独的一个“州”。宋江被封为“楚州安抚使”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因为楚州隶属于淮南东路,应该是“淮南东路安抚使”才对。
此外,兵马都总管是辽、金的官职,宋朝对应的职位应该是“兵马都钤辖”或“兵马都监”。这些官职与宋江的职位名称不符,显得有些牵强。
最终,这个“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看似荣耀,实则并不符合实际的行政结构和官职等级。或许,这个职位的设置只是为了突显宋江的荣誉,反映他从一个普通小吏到官职高升的传奇经历。但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个官职的设定似乎更多是作者的艺术加工,而非历史真实。
总的来说,宋江的官职虽然在表面上看似高大,但实际上却充满了不合理之处。这一切或许只是为了强调宋江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复杂,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于权力和官职的强烈渴望。
发布于:天津市优邦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