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7月4日配资平台股票开户,梭罗搬进了瓦尔登湖旁边的小屋,真正在树林里住了下来。
那天,正好是独立日。
彼时,他的小屋,还没有为过冬而准备好一切,仅仅可以遮风挡雨,更不要说精装了。
还没有泥灰,还没有修烟囱,墙缝还很大,夜里寒气逼人。
可是,梭罗并不为此焦虑。
他说:
我想十分深入地生活,把生活的所有骨髓吮吸干净,生活得非常健全,斯巴达式的;
把算不上生活的东西统统排除掉,修剪一块田地并且修剪得十分紧凑,把生活逼入一个角落,把生活减缩到它的最低的条件。
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他理解的生活,他怎么理解生活的,也就会怎么生活。
可实际上,在我们的理解中,可能将生活想得太复杂了。
在我们生命的某个时候,我们会开始思考,该在哪个地方,给自己一所房子。
梭罗也是这样。
于是,为了找到这个适合的地方,他将住地方圆十几英里的乡村都考察了一番。
在他的想象里,他会一片又一片地购置下所有农场,他清楚农场的价格,随便走进一个农场,和农场主一起品尝野苹果,谈耕作。
总之,他在心里,想象着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农场。
他觉得,买地就是为了耕种,等到过足了耕种的瘾,就离开,又让别人接着把地种下去。
梭罗知道,他不管在哪里安身,都可以活下去,而且田园风光会相应地展现出来。
在他眼里,房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个 座位。
他就在那座位上欣赏周围的景色,坐一个小时,就欣赏一个小时,过一个夏季,就欣赏一个夏季,住一个冬天,就欣赏一个冬天。
抱着这样的心态,他看见了自己如何让一年的光阴悄悄溜走,挺过了冬天,就看到春日降临。
他觉得,他可以拥有很多,但却从来没有让实际上的占有将自己的手指头烧伤。
有一次,他确实买了一块地,买了一个农场,已经开始挑选种子,收集木料准备做一辆手推车。
可是,农场主的老婆反悔了,不愿卖了,就赔梭罗10块钱违约金。
尽管当时的梭罗,身上只有一毛钱,可他并没有接受这十块钱。
他不愿接受,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留住了那片田园风光,而且此后每年都能享受它,而不用手推车来把它们运走。
他欣赏了这个农场的美丽,就等于拥有了诗意。
他说:
尽可能地自由生活,别受约束,认真经营一座农场,和在监狱里坐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坐牢的人被困在牢房里,认真经营农场的人,被困在农场里。
很多人觉得自己占有很多东西,其实他也被很多东西占有,四分五裂。
有些人看见东西,就想占有,却忘了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梭罗喜欢老加图的一句话:
你真想购置一所农场,务必要在脑子里反复权衡,别见地就买,一副贪相;
也别懒得多去看看,只是绕着它转了一圈儿走马观花,不多走走脑子。
你越到那里多看,你便越会对它喜欢,如果它真的不错的话。
实际上,真正喜欢的东西,确实会越看越喜欢。
抱着这样的态度,梭罗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森林,开始搭建自己的房子。
在1845年7月4日,他住进了 自己的 房子。
那时候,房子还很简陋,只能遮挡风雨,没有泥灰,没有修烟囱,过冬该有的准备,还一点没有。
房子的墙壁,使用的是风雨侵蚀过的木板,墙缝很大,夜晚寒气逼人。
而那些砍劈过的直挺挺的立柱,还露着白碴儿,门窗的框架也刚刚刨过。
这样一个简陋的房子,很多人连看都不会去看,更不要说住在里面。
可梭罗却越看越喜欢,尤其是早上起来,木头饱浸了露水,他还欢喜地想着,到中午时,清香的树胶会从木头里流出来。
过去很多年,除了一艘小船,他拥有的唯一一所房子就是一顶帐篷,夏天偶尔外出郊游,他就背着帐篷出发。
而今,有了这个房子,梭罗觉得,在这人世间就有了安身之所。
因此,即便这座房子,还很简陋,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如此美好的地方,而他,就是这个房子的建筑者。
一所房子,就是一个安身之所。
然而,安身之外,最重要的是 安心。
内心若没有安定,到哪里都是流浪。
在房子不远处,有一个湖。
早晨,太阳升起,湖脱去夜间的淡雾衣裳,这里那里,程度参差,湖那柔软的涟漪或者平滑如镜的湖面露了出来。
那些轻雾,幽灵一般,悄悄散去,潜入树林。
八月,湖就变成了梭罗难能可贵的邻居,这时候,空气和湖水非常安静,但是天空却经常乌云密布。
画眉鸟此起彼伏地鸣叫,此岸彼岸遥相呼应。
一切,都很美。
可是,这样的美,却需要真正懂得的人才能欣赏。
很多人也路过这个湖,可他们和湖,没有任何关系。
每个人都在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东西,所有来到我们生命里的事物,都是我们自己求来的。
很多人会觉得,好的生活是物质优越的生活,这种漏风漏雨的小屋,大概是很多人内心拒绝的。
然而,梭罗却觉得,他居住在这里,离宇宙的某些部分更近了,离历史上那些吸引他的时代更近了。
每天早上,他都觉得,这是生命的一次振奋人心的邀约。
他起得很早,去湖里洗澡。
在他看来,早晨是一天里最值得纪念的季节,是醒来的时辰,那时候,我们从沉睡中睁开眼睛,重新面对这个世界,接受这个世界。
他说: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每天都有一个更早更神圣的早晨时辰,是他还没有来得及玷污的,那他对生命已经感到绝望了,只是在追寻一条江河日下的渐趋黑暗的道路。
每一个早晨,人们醒来。
梭罗说:
数百万人清醒得可以干体力劳动;但是一百万人里只有一个人清醒得可以从事有效的知识劳动,一亿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够过上诗意和神圣的生活。
只有清醒,才算活着。
我还从来没有碰见过一个相当清醒的人。
我们早晨睁开眼睛的时候,大概忘了叫一下自己的灵魂,因此,它还在沉睡。
因此,在这世间行走的,是不带灵魂的躯体,大多数人只有在睡着的时候,灵魂和身体才融合在一起。
梭罗说:
我们必须学会复苏,保持我们清醒,不必依靠机械的帮助,而是凭借对黎明的期望。
只有我们真正醒来的时候,才能将生命和生命的每个细节过好,“在最崇高和最关键的时刻审视而无愧。
这也是梭罗走进树林去生活的原因。
他说:
我走进了树林,因为我希望从容地生活,仅仅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不是能够学会生活不得不教会我的东西,等我要死的时候不会看到我一辈子白活了。
我不希望我的生活过得不叫生活,因为生活实在太吸引人了;也不希望听任生活的摆布,除非万不得已。
每个人都在生活。
但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是自己理解的生活,在这个被物欲裹挟的世间,很多人的生活,其实就是物质。
大家经常说,没有这个怎么生活,没有那个怎么生活,可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理解真正的生活,所以才会将生活想得很复杂,于是,人生也就过得很复杂。
很多人活得累,不是因为生活的必须需求太多,而是因为欲望太多,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怕别人笑话,那怕别人看不起。
梭罗说:
我们仍然生活得低贱,如同蚂蚁;尽管传说告诉我们,我们很久以前就变成人了。
但梭罗告诉我们,去过真正的生活的秘籍,就是:
简朴,简朴,还是简朴!
他甚至幽默地说:
一日不必三餐,倘若非吃不可,有一顿饭便足够了;用不着一百道饭菜,五道饭菜足矣。
人们追求奢侈,肆意挥霍,毁掉自身,而要拯救这一切,唯一的方式就是过简单的生活。
像梭罗一样,我也想问,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得这样 焦虑?
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得这样匆忙?
为什么我们总是心怀恐惧?浪费生命?
焦虑是什么?
梭罗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很符合很多人的心理。
人们说,及时缝一针,省得日后缝九针,于是,很多人今天缝了一千针,只省下了日后的九针。
很多事情,明明还没发生,很多人就拼命焦虑。
而很多焦虑,则是因为外面铺天盖地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为别的,专门制造恐惧和焦虑。
而很多看了这些信息的人,经过自己的加工,再一次制造新的恐惧和焦虑。
就这样不断轮回,消息越来越多,弥漫在空气里的焦虑和恐惧,越来越多。
焦虑多了,恐惧多了,我们自己都没有时间好好看看生活,就忙着对抗那些焦虑而拼命工作。
然而,越是远离生活,越容易产生焦虑。
所以,对于生活,梭罗感慨:
让我们像大自然那样从容不迫地度过每一天吧,别由于每一片硬果屑和蚊子翅膀掉在轨道上而越出轨道。
所以,不妨早起,平和地用餐,不受任何打扰。
外在的人和物,如同过客,接受它的来去。
梭罗还问:
为什么我们要击倒在地,随波逐流呢?让我们不要心烦意乱,在一顿子午线浅滩上举办的所谓午餐的吓人的激流和漩涡里一蹶不振。
很多时候,我们焦虑,只是因为我们不是在真正生活,而是活在对生活的想象和恐惧之中。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他的认知。
梭罗说:
时间是我在其间垂钓的溪流。
我饮用溪水;但是我饮用时却看见溪流的沙土底,看见溪水是多么肤浅。
溪流浅薄的流水悄悄流淌,然而永恒依然故我。
人从时间中走过,垂钓自己喜欢的东西。
梭罗在瓦尔登湖旁居住,他自己种地,自己种豆子,然后过着最简单的生活,他和小动物作伴,和它们做朋友。
他自己做面包,一开始,他还放酵母,可是后来他发现,不用酵母也行,于是,他放弃了酵母,因为随身携带酵母,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
在瓦尔登湖旁的森林里,梭罗并没有一直住下去,他只住了两年,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生活试验。
这两年时间,他仔细记录自己的生活开支,最后发现,一个人如果过着最简单的生活,那他种几英亩的地就足够了。
因此,其实很多人的生活,是他们理解的生活,但绝非生活真正的面目。
汪中求讲过一段话:
我不觉得这个社会,人们这么疯狂的往下卷,是一个进步,反倒是文明的倒退。
这一定是哪个地方错了,我人为这个地球人哪根筋搭错了,神经出了问题了。
确实,科技越来越发达,生产力越来越高,按理说,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轻松。
可事实恰恰相反,人们的工作 越来越累。
可是,工作是为了什么呢?
工作是为了活下去,并且活得越来越好,这是生活进步的方向,也是人们追求的方向。
可实际上,人们越来越累,越来越卷。
汪中求说:
背后的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我们做了很多没有用的事,第二,我们的贪欲太过分了。
所以,对于生活,千万不要听别人说生活怎么样。
他们说的生活,只不过是经过他们的欲望加工过的生活罢了。
那些善于告诉别人生活该怎样的人,本身就不懂生活,他们只是被生活裹挟着前进,被欲望包裹着。
而你的生活,可能也只是你自己的理解,再加上心中某些欲望的装饰。
每个人的认知,外在展现出来,就是他的生活。
心理学上有一个观点:
内心越是贫瘠的人,越是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装饰自己,而内心越是丰富的人,对简单反而有一种特别的渴求。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拼命抓住外在的一些东西,以此来获得一种可怜的安全感,或者来得到一点点可怜的优越感。
为了这些东西,甚至拼尽全力,最后发现东西有了,可生活还是没有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后来也慢慢发现,那些真正能将日子过好的人,内心都很丰富。
他们过的是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活在生活的泡沫的,他们扎根于生活,去生活里吸收营养。
实际上,简单的生活,需要一个丰富的心灵。
然而,怎么去丰富自己的内心呢?
梭罗说:
灵魂所需要的东西,都不需要用钱来买。
用宇宙的角度去看宇宙,用万物的角度去看万物,如果我们非得有一个人生观,就让我们的人生观更大一点,包含的东西更多,容纳万物,容纳世界。
然后,我们才不会被身边那些充满局限的观念所影响,我们才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影响,从而去过一种更宽阔、更真实的生活。
作者 | 不有趣灵魂,来源:至书(ID:Gosoul421)
主播 | 素年锦时,微信公众号:素年锦时FM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优邦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